黑臭水体、海绵城市、内河流域,如何与城市共生?
水在人类生产生活和城镇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,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,秉承绿色发展理念,以水定城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。在今年规划会上诸多专家对水生态规划修复、海绵城市建设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。水世界、微水会作为联合承办及战略媒体,独家采访了与会水行业专家。
(文字内容基于专家访谈视频整理,未经本人审阅,仅参考学习)
采访嘉宾:杨培峰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学院教授
徐建刚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
采访主持人:潘鹏、漠潇 / 整理:冯茹 / 排版:漠潇
【独家访谈二】以全局观念打造城市自然共生
黑臭水体、海绵城市、内河流域,如何与城市共生?
现今提倡以水为友,以水定城,那么作为城市中的内河,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如何演变的,如何对其进行规划,促进城市发展呢?就以上相关问题对重庆大学城市规划学院 杨培峰 教授进行了采访,下面为大家呈现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m0327ipewtf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主持人:
随着城市发展,城市内河出现了很多问题,针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做呢,诸如黑臭治理、水体修复。
杨培峰:
首先追溯下城市与水的关系,城市建立之初是因水而栖、因水而运,人们则逐水而居;随着其不断扩张,与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;而作为城市内部水系的内河,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。接着谈谈您提及的水质恶化,它是城市发展中间的一个阶段,水环境容量不足、水体自净能力不能发挥,采取水体修复、黑臭治理仅是一个方面,也是远远不够的;城市内河问题的治本之道是要综合考虑水系的各个方面,如以何种方式汇集、污染源在哪、流经路径如何、与城市建设的地形地貌关系如何等,再来确定城市建设;需要一种系统思维来解决内河问题。
主持人:
上面您有详细分析了水与城市的关系,那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,要怎么进行水系设计呢,包括湖泊、内河、生态湿地等?
杨培峰:
沿袭尊重生态、尊重自然的理念,还是希望能够将水体的自然形态尽量保留。城市在建设过程中,水系形态要与城市形态进行整合,当然其中有些部分要进行改造,但要分析哪里适于改造。在城市建设中针对城市水系的考虑除了以上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,如防洪(一种固定式设计)、滨河绿带(灵活式设计)、消落带。总之,在城市水系建设中,要树立一种生态理念。
主持人:
下面还想问您,在城市发展过程中,未来水系的发展趋势如何呢?比如今年武汉及长江流域的内涝,有些舆论认为与三峡有关,您怎么看?
杨培峰:
没有数据支撑是很难来下定论的,但就实际来讲,三峡大坝的修建对上游的抗洪能力是增强的。由于我国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匀,因此城市内涝问题不能刚性的牵扯到三峡大坝修建。
对于未来水系的发展趋势,个人觉得用两个字来归纳即和谐,人类的发展与河流的发展要和谐。在城市发展中对河流有水质、形态要求外,河流反过来提供给人提供的综合生态服务是非常高的。因此,城市与河流两者在发展过程中都不能限制另外一方的发展。
在人类发展中,城市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注重水生态规划,因地制宜的合理规划城市,协调与水与自然的关系,以生态理念看待城市与水发展,打造和谐宜居城市,是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。打造城市“海绵体”,消灭黑臭、力争还上基础设施“欠账”,是未来一段时间城市建设重点工作,海绵城市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,机遇很大,但挑战也不小。就此我们采访了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徐建刚 教授,与他聊聊海绵城市建设规划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b0327gmh2wv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主持人:
今年入夏多地出现内涝问题,海绵城市建设也一度被推倒风口浪尖。那么,就您来看,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存在哪些矛盾?
徐建刚:
海绵城市主要是为了防止洪涝灾害对城市造成伤害。从洪水灾害整个形成过程的角度来看,它涉及到全流域,因此要将其看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予以防治,这需要全社会的参与。
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中,以系统性为依托,从地理信息系统出发构建和模拟洪涝框架,分析各致灾因子。通过模拟分析评估“海绵体”的吸水性能,目前测得好一点的海绵体吸水30%都是有可能的。
主持人:
今年入夏多地出现内涝问题,海绵城市建设也一度被推倒风口浪尖。那么,就您来看,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存在哪些矛盾?
徐建刚:
个人觉得,现在城市出现“看海”现象主要是城市下垫面在城市化进程中被硬化,城市排水系统功能欠缺是一大原因,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缓解城市内涝目前来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但是仅靠城市里构建“海绵体”来减缓灾害是远远不够的;因此,除了城市内部要进行“海绵体”建设,也要注重城市之外的水土保持,保证整个区域的合理规划与建设。
主持人:
海绵城市建设对于缓解城市内涝有多大作用呢,有看到一些舆论说其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,您怎么看?
徐建刚:
实话讲,这个问题不能这样来看。暴雨灾害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,从现在对暴雨现象随机性的理解来看,对于一般城市我们可以防20年、50年甚至100年一遇洪涝,特大城市可以防200年一遇等,但是不能保证在未来是否会出现20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。因而,从全流域甚至全国土的角度来建立“海绵体”,才有可能使洪涝灾害的影响降低到最小。只能说降低洪水影响,但不能讲彻底根治洪水。所以,从这一方面讲,国民还是要建立一种科学认知。
微水会小结:
今年多省市出现洪涝现象,让提出两年的海绵城市热度持续不减,在城市建设中,无论是自然水系也好,还是洪水也罢,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来讲,对人类的生活发展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,要以生态理念对待,注重系统性、全局性,在不违背自然,破坏自然的前提下,将可能的灾害降低到人类所能承受的范围内,以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城市管理与规划建设,实现人、环境、社会的和谐共生。
快速访问水世界论坛,点击阅读原文,或回复“水世界”
备注:水世界发布在本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,除了特殊注明外,均系水世界原创作品,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的规定享有著作权。任何机构或个人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,否则即构成侵权。一经发现,将依法追究有关机构或个人的法律责任。
相关精彩阅读
【视频】东方园林总裁兼首席设计师李建伟:谈城市的蓝色基础设施
【案例赏析】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湖泊-常德市滨湖公园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
【微水会•第32期】基于两级AO的高电导率重金属废水的中试试验研究